明星姓名
  • 明星姓名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明星行程
搜索
TOP5热门标签: 种地吧第三季 半熟恋人第四季 盒子里的猫第二季 乘风2025 更多>>
当前位置: 首页 > > 正文

​​《流浪地球3》官宣开机!科幻巨制再启程,2027年大年初一引爆银幕

来源:北京星风传媒        作者:北京星风传媒         2025-04-17 08:29:51

 

2025年4月15日,中国科幻电影史上迎来又一里程碑时刻——科幻巨制《流浪地球3》正式宣布开机,并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。这一消息瞬间点燃全网,微博话题#流浪地球3开机#阅读量迅速突破10亿,豆瓣电影页面的期待值评分飙升至9.5分。作为《流浪地球》系列第三部作品,它不仅承载着国产科幻“走出去”的厚望,更将延续前作“带着地球流浪”的悲壮史诗,以更宏大的世界观、更尖端的视效技术,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幻电影的硬核实力。

 

《流浪地球》系列:从现象级到里程碑

 

前两部票房与口碑的双重胜利

 

2019年春节档,《流浪地球》横空出世,以46.8亿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前三,开创国产科幻电影元年。影片以“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”的独特设定,颠覆了好莱坞主导的“太空歌剧”传统,将集体主义精神与科技人文关怀熔铸成独特的东方科幻叙事。2023年,《流浪地球2》再度刷新纪录,全球票房突破58亿,IMAX特效镜头占比达60%,登顶中国科幻电影技术标杆。两部作品不仅斩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更推动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体系进入国际视野。

 

 

世界级影响力的“流浪地球宇宙”

 

前作中“行星发动机”“太空电梯”“数字生命”等概念引发全球科幻迷热议,NASA科学家曾在学术论文中引用电影设定;《流浪地球2》中“月球危机”的物理模型被欧洲航天局纳入地外生存研究案例。系列IP衍生出的动画番剧《流浪地球·星门深处》、舞台剧《太空电梯》等,构建起跨媒介的科幻宇宙生态。

 

《流浪地球3》开机:技术革命与创作突破

 

五年磨一剑:剧组筹备细节曝光

 

据导演郭帆透露,《流浪地球3》自2022年完成《流浪地球2》后期后便启动剧本打磨,历时三年完成世界观拓展与视觉方案设计。影片将延续刘慈欣原著中的“流浪地球计划”时间线,聚焦人类在“刹车时代”结束后遭遇的新危机——太阳氦闪提前引发的星系震荡。为呈现更震撼的末日图景,剧组搭建了占地8万平方米的“月球基地”实景,并采用虚拟制片技术实时合成动态宇宙背景。

 

 

视效升级:从“追赶”到“领跑”

 

《流浪地球3》首次启用中国自主研发的“苍穹”AI渲染系统,可将传统需要数月的特效镜头缩短至72小时完成。剧组还与欧洲南方天文台合作,获取真实银河系超新星爆发数据,用于构建“太阳氦闪”的末日光影效果。美术指导郜昂表示:“第三部的每个场景都是对前作的超越,比如太空电梯的战斗戏将采用每秒120帧的拍摄规格,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次。”

 

全球化协作:好莱坞团队深度参与

 

尽管强调本土化创作,《流浪地球3》仍展现出国际化制作基因。曾参与《阿凡达2》《沙丘》的维塔数码担任动作捕捉顾问,工业光魔为“月球核爆”提供粒子特效支持。郭帆坦言:“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技术外包,而是共同探索科幻电影的可能性边界。”

 

主创访谈:郭帆的“科幻现实主义”哲学

 

“科幻不是逃避,而是直面现实的镜子”

 

 

面对“为何坚持拍摄硬核科幻”的提问,郭帆在开机发布会上回应:“《流浪地球》的核心是‘选择’——人类明知希望渺茫仍选择团结自救。这种精神在当下更具现实意义。”他透露,第三部将增加更多平民视角,展现科学家、工程师与普通矿工共同应对危机的群像。

 

吴京角色蜕变:从“领航员”到“牺牲者”

 

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将在本片中迎来角色终章。据片方透露,刘培强为保护地球发动机核心,将主动执行载入史册的自杀式任务。吴京表示:“这一次刘培强的选择更黑暗,但正是这种悲剧性,才让希望更有分量。”

 

新生代演员加盟:科幻与人文的碰撞

 

吴京李雪健等原班阵容外,影片新加入青年演员张颂文饰演的“数字生命伦理学家”和周迅配音的AI角色“MOSS 3.0”。张颂文透露,他的角色将抛出尖锐议题:“当数字永生成为可能,人类是否还需要肉体?这是刘慈欣留给我们的终极拷问。”

 

市场前瞻:2027春节档的“科幻霸权”

 

档期策略:春节档的“科幻刚需”

 

 

选择大年初一上映,凸显片方对国产科幻票房号召力的自信。据统计,2023年春节档科幻片占比已达40%,《流浪地球3》有望打破《长津湖》创下的57亿单片纪录。院线经理预测:“观众对国产科幻的观影习惯已养成,第三部或将引发全民包场现象。”

 

全球发行:冲击奥斯卡与欧洲市场

 

中影集团宣布,《流浪地球3》将采用“全球分账”模式,在北美、东南亚、中东等地上映本土化译制版本。影片已入围第96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初选名单,并计划角逐欧洲科幻电影节“金星奖”。

 

行业启示:中国科幻电影的“范式革命”

 

工业体系的成熟

 

从《流浪地球》到《流浪地球3》,中国电影工业完成从“作坊式生产”到“标准化流程”的跨越。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负责人介绍:“我们现在拥有全球第二大的虚拟摄影棚集群,可同时支撑5部科幻大片拍摄。”

 

文化输出的软实力

 

《流浪地球3》的海外预售已超2亿美元,创华语电影纪录。外媒《Variety》评价:“它证明了非英语科幻也能兼具商业性与思想性。”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指出:“这不仅是电影的胜利,更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胜利。”

 

 

结语:流浪永不止步,科幻照亮未来

 

当《流浪地球3》的太空电梯在贵州天眼基地实景开拍,当“数字生命”的哲学辩论登上热搜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诞生,更是一个国家用科幻丈量未来的雄心。《流浪地球3》或许不会终结“流浪”,但它注定将成为中国科幻走向星辰大海的新起点。正如刘慈欣所言:“当人类真正面临危机时,希望永远来自那个敢于想象不可能的物种。”

 

 

**图片来源:电影《流浪地球》官方微博



【免责声明】


关键词:电影 | 科幻 | 流浪地球3
TOP100热度明星